立即訂閱
《星島電子報》 日報新聞 即時新聞 昔日新聞

主頁 | 要聞港聞 | 國際 | 中國 | 社論 | 財經 | 地產 | 娛樂 |
教育 | 副刊 | 馬經 | 體育

 
國際    2011風起雲涌貨幣戰激烈《金融時報》預測油價破百美元
2011-01-01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英國權威報章《金融時報》(FinancialTimes)再度集合該報的專家,對今年全球局勢作出多項預測,包括現時約每桶九十美元的油價可升至一百美元、世界爆發糧食危機、全球貨幣戰更趨激烈,以及中國可控制通脹等,並認為投資者應退出債市,轉戰股市。去年初,該報準確預測了全球爆發貿易遊擊戰、歐羅區不會讓成員國賴債,以及英國可避免雙底衰退;但預測美國民主黨可繼續掌控敵陸|、英國保守黨在大選中可獲國會過半數,及巴西再奪世界盃,則遭遇滑鐵盧。

《金融時報》全球糧食危機

全球糧食入口額將超過二○○八年的一萬零二百六十億美元紀錄,若幹農作物的價格會刷新紀錄。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基準糧食指數將會升至新高。主要農作物包括小麥、玉米、大麥及油籽(如大豆)等,價格將會大升,只有大米的升幅有限。惡劣天氣也影響糧食供應。全球對糧食的需求極大,生產生物燃料是原因之一。但爭奪糧食而引發的暴亂,或少于二○○七至○八年度,因為非洲農作物充足,窮國得以免受糧食價格上漲之苦。

油價節節上升

預料二○一一年石油需求量會增加。國際能源機構估計,二○一○年全球石油的每日需求量增加至二百三十萬桶,為近年來第二高水平。

同時,經濟增長更趨強勁,也會促使石油需求量增加。不過,為防油價過高,國際社會會向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施壓,因此OPEC有可能增加產量。二○一一年的油價料升至每桶一百美元高位,年底處于這個價位左右。

中國可控制通脹

中國沒有泡沫,所以不會爆。一些經濟區域是有點泡沫,例如一線城市的樓價,但指中國整體出現泡沫則是愚蠢想法。借貸在過去兩年上升,造成物業及食品價格普遍膨脹,雖然嚴重,但中國可在今年把通脹控制。許多貸款將用得有效益,不會出現過量借貸。而七億農村人將成為經濟新動力,消費者大量湧現,為中國經濟開展新一頁。

退出債市轉買股票

股市自二○○九年低谷以來,升了很多,債券表現也不俗,但假設西方經濟持續複蘇,股票的表現應優于債券。想獲取理想回報,投資者可考慮選擇股息豐厚的股票。但須注意的是,如果歐羅區債務危機不斷惡化,股票回報可能會受影響二○一一年,市場也可能醒覺到政府只是把問題留待二○一二年或之後才處理。

英聯合政府受嚴峻考驗

英國的保守黨及自由民主黨聯合政府踏入新一年將面對非常嚴峻考驗,尤其是較小的自民黨更可能因為黨內分歧而實力被削弱。根據以往經驗,保守黨與一個較小政黨組成聯合政府後,該細小政黨往往落得「慘淡收場」,在二○一一年絕對有機會歷史重演。英國政府削減開支對平民百姓帶來的影響料很快顯現,民憚漸梴Y勢將直指早已因大學學費大幅調升而「失分」的自民黨。

歐債危機持續

歐債危機席卷歐洲多國,今年將有銀行倒閉,但歐羅仍可生存。由於歐盟成員國捍衛歐羅的意志堅定,可避免國家出現信貸違約,更加不會發生退出歐羅貨幣聯盟的事。通縮和經濟衰退可能會引致一些國家棄用歐羅,但這種事不會在今年發生。歐洲不少銀行的財政比公共財政的危機更大,但歐洲政府寧願選擇拯救國家財政,多過拯救銀行,因為不想把責任丟到納稅人身上。歐洲今年的緊縮政策將會蔓延,失業率會上升,激烈的示威在多國爆發。

至於二○○八年的華爾街金融風暴則位列第七,同年十月的美國總統選舉則位列第八。綜合報道

「上帝粒子」有結果

希格斯玻色子(Higgsboson),別稱「上帝粒子」,如果成功發現,有助科學家把物理學定律中若幹概念串連起來。日內瓦的大型強子對撞機過去一年全速開動,首要目標便是找出「上帝粒子」。芝加哥的全球第二強力加速器Tevatron,也已開始收集用作追查「上帝粒子」的數據,可能會捷足先登找出「上帝粒子」。預料這兩部機器會在今年記錄到足夠對撞次數,以找到「上帝粒子」或排除它的存在。

南北韓未能統一

朝鮮半島最終達致統一是許多人樂見的理想結果,但若期望南北韓于二○一一年內統一卻有點不切實際。隨著北韓領袖金正日確認金正恩為接班人,平壤政府進一步彰顯其黷武本色,令朝鮮半島局勢變得更不明朗。盡管動蕩局勢更易催生對兩韓統一機會的聯想,但南韓政府對於「統一大業」這龐大任務卻一直沒有興趣。更重要的一點是,中國政府繼續經濟上支持平壤,北韓政權在可見將來相信仍能維持下去。

人民幣遭圍攻

雖然美國推出量化寬鬆措施惹來強烈非議,亞洲及拉美新興市場尤其不滿,因為它們的貨幣匯率被推高,但全球仍會繼續把矛頭指向中國的貨幣政策,以免開罪華府,故預料貿易戰更趨激烈。美國有可能會以「貨幣錯位」的理由,禁止中國貨品入口,但除非經濟惡化程度格外嚴重,美國國會應不會發動全球貿易戰。

維基解密續大揭密

泄密網站「維基解密」(WikiLeaks)的創辦人亞桑傑,因揭露美國機密而聲名鵲起。多國政府試圖封鎖「維基解密」網站的行動暫時看來徒勞無功,該網站于新一年仍會繼續披露一些足以令不少國家尷尬的訊息(包括將大爆美國一家銀行的機密),但隨著同類泄密網站崛起,

「維基解密」已無力壟斷市場。